情緒強烈不是你太敏感,是「想法」卡住了你
你有沒有發現,遇到不如意的事時,有些人很快就能恢復,而有些人卻陷在情緒裡好幾天,會變得低落、煩躁、甚至情緒失控或滿腦子不好的想法。
他們的差別,常常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怎麼想」這件事。
情緒潰堤,是因為你只能看到一種答案
高 EQ 的人,會在面對情緒時,啟動一種有利改善自己想法的機制。
他們的特點不是永遠正面,而是有彈性、有空間,能夠快速從困住的念頭中走出來。
其實高 EQ 的人看待不如意的想法,的確具有一些特點,這些特點讓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能夠很快地調整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想法,不僅改變了當時不舒服的情緒、很快地恢復,並且從挫敗中學習和成長……
我們整理出三種高 EQ 的人比較特別的思考方式,
看看你有沒有這三種的特質。
✔️ 高 EQ 不是樂觀,是思考更有彈性
相對於彈性的思考就是僵化的想法。當我們面對問題時,思考越僵化,就越只能看到事情的一種面貌,而陷入情緒潰堤,很可能是因為你只願意接受一種答案。
高 EQ 的人會同時思考正面與負面的訊息,而不在當下被強烈的情緒卡住。
「所有工作都空洞,除非其中有愛。」這是紀伯侖的書《先知》裡的一段話。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工作,會感到疲憊;但若能換個角度想,很多事情也許都會變得有意義。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處於思考比較有彈性的狀態時,也比較能吸收新的觀點,或能快速捨棄原本不利於解決事情的想法。
✔️ 看見「並存」:不是只有好或壞
有個來談者描述自己教小二女兒讀五線譜時的挫折,她覺得孩子未來也沒救了,氣到躺在沙發上。
但冷靜下來後,她發現女兒其實有很多能力,例如不會迷路、會自己買東西。她對女兒失望的同時,也注意到女兒一些「早已存在」的好能力,因此情緒才有所好轉。
如果你任由負向感受佔據你的腦子,那你就要付出更大的腦力消化這些情緒,而沒有餘裕能看到其他不同的面向。
當我們能同時看到事情的兩面,情緒就不再那麼沈重。這種「正負並存」的思考方式,是很多高 EQ 者的特質。
✔️ 從低谷裡,找到轉機
不是每一次挫折都是百害無一利,它們可能處處都是轉捩點。
有位名人年輕時曾叱吒風雲,但罹癌住院後感覺人生都改變了,他曾說:「我這次生了重病,反而看清楚了自己過去長期疏忽的事情,我將慢慢拾回失去的一切:
健康、親情,還有對事物的包容心。」
高 EQ 的人,並不是沒情緒,而是選擇不讓情緒來定義自己。即使在低谷裡,他們也能提醒自己該換一條路走。
高 EQ 的人,能從負面的事件中看到其中所帶來的正面價值!
你可以練習告訴自己:轉念,不是逃避,而是學習看見希望
人生一定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卡在情緒裡太久,
不妨練習這三種思考方式:
維持彈性、正負並存、看到價值。
學習當個高 EQ 的人,也是一種照顧自己的方式。讓腦子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動一動,讓不舒服的情緒煙消雲散,如果那是對自己好的事,為什麼不試試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