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所
桃園所
新竹所
深圳所
預約查詢
哎呀!我真的不想去上班!
2023/08/15 邱硯雯

你會不會也覺得一到要上班的時候就開始焦慮呢?

一個人站在壅擠的上班通勤的捷運上,非常厭世的不想上班

🧠 壓力其實不只來自工作

現代人的忙碌與壓力充滿了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透過生理回饋或睡眠偵測個人壓力值卻發現:有時我們的緊張分數高居不下,卻沒有感覺到緊張。

原來透過心跳次數、呼吸頻率等生理反應,反而在提醒我們許多看不見的焦慮。


🐘 蚊子後的大象:深層情緒的來源

「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一書中提到,任何情緒都有脈絡和原因。生活中的小事,常藏著未被意識到的深層感受。

也許你曾經在工作中突然情緒暴衝,明明沒發生什麼事,卻感覺到憤怒、悲傷,甚至說不出為什麼。這些反應,其實是在碰觸你內在未被滿足的期待。


📉 為什麼會這麼激動?情緒的邏輯

  • 情緒來自期待的落差:當事情發展超出預期,就可能引發強烈情緒。
  • 越在乎越容易失控:越重要的人與事,若出現落差,情緒反應就越劇烈。
  • 認知越完整,情緒越穩定:當我們了解來龍去脈,情緒較不容易升起。
  • 情緒其實在指出需求:感覺被忽略、被輕視,常常指向我們渴望尊重、理解。

🧭 負面情緒不是錯,而是訊號

不舒服的感覺是對事件的正常反應,我們可能會想避免、擺脫或隱藏這些感受。但如果過度壓抑,等於切斷了自己與需求的連結。

你也許會發現自己不想上班,不只是因為工作太累,而是因為「努力沒有被看見」、「價值感被否定」等心理經驗不斷累積。


🌱 讓自己被理解,是恢復的開始

如果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去理解自己的期待,也許會發現情緒背後藏著很深的渴望。

情緒是提醒我們「還有什麼重要的沒被照顧到」。學習聆聽它,而不是壓抑它,是邁向穩定與健康的第一步。


如果你也常常覺得不想上班、不想面對人

 心理師能陪你一起探索那些壓力背後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