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所
桃園所
新竹所
深圳所
預約查詢
何謂心理諮商(心理諮詢)
2019/05/22 吳國慶

會談室中,明亮的光線代表著心理諮商給人的力量

心理諮商是什麼

     見到自己關心的人遇到困擾,就會想著該怎麼幫,尋求心理諮商或心理諮詢(以下統稱心理諮商)這個想法也許就會浮現腦海,心想心理諮商也許有幫助,只是實際上對心理諮商並不清楚,了解還是相當有限,到底心理諮商是怎麼一回事?怎麼進行?心理師可靠嗎?一大堆的問題接踵而來,因為模糊、不確定所引起的不安,讓我們總是裹足不前,即使理智上覺得需要心理諮商的服務,卻往往依然沒有行動,所以遭遇的困難還是沒有改變,困擾依舊存在。

然而,心理諮商被社會倚重的程度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人認知到它的重要性,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心理諮商,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吧!


一、心理諮商是一種「要改變」的契約

接受心理諮商就是「要改變」,希望接受心理諮商之後,自己會有一些好的改變,跟昨日的不快樂歲月揮手再見。但是,好的改變的前提是,自己的生活也要跟著改變,譬如要安排時間前接受心理諮商、要花更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事、要調整消費習慣以支付治療費用、萬一不能前來該如何處理…等等。

許多人心裡清楚知道要改變,但卻還是會依照原先的方式過生活,實際行動上沒有任何的改變,真是如此,明天的生活可能就過得跟昨天一樣,當然痛苦或不愉快也不會有所改變。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改變的困難,最好的方法還是先跟心理師談談這個問題,別因此而自行放棄,這是一個讓自己學習跟別人討論的機會,不再像以前一樣,只用自己的判斷決定重要的事情。

由於心理諮商是一種「要改變」的契約,心理師事先會跟來談者針對治療帶來的改變,進行一些討論,以形成共識,並成為雙方的契約,一旦約定之後,雙方都需要遵守契約的內容,這個契約可以口頭為之,也可以變成正式的書面資料。


二、心理諮商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

當我們跟好友訴苦的時候,希望對方也能如同我們一樣把心事告訴我們,不然就會覺得「不公平」,怎麼你都知道我的事,而我對你卻不清楚,或者,我有困難會找你幫忙,可是你怎麼都沒找過我呢?

但是心理諮商裡的人際關係並不同於一般人際關係,有個詞很能說明這種關係:「專心專意」(single-minded stamp),這個詞的意思是,心理師在會談的過程,專心專意地站在來談者的角度,思考可以幫助來談者的方法,來談者在這過程可以放心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因為心理師是完全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他所思所為就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因此在這過程中,所有談話的重心都完全集中在來談者的困擾,與一般相互照應的人際關係並不相同;而且心理師必須肩負承諾「保密」的責任與義務,不能在未經來談者的同意下,傳播或運用求助者的私密,否則需負起法律上的責任。

除了專心專意的特點之外,心理諮商相當強調「合作」的關係,沒法密切合作的心理師與求助者,是很難改變問題的。


三、心理諮商是由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執行

進行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員主要是心理師,想成為心理師,必須完成臨床或諮商心理學碩士的課程,並經一年實習合格之後,才能參加心理師高等考試,考試合格後才取得執業資格,之後才能以心理諮商的方式為你服務。

接下來這些心理師還需要經過多年的被督導與實務訓練,才能成為資深心理師。有時候,有些心理師會主動尋求資深心理師的心理諮商,就是希望能更加了解來談者的內在感受。

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心理師會運用心理學研究所得的知識,來規劃與安排如何幫助來談者改變的步驟與方法,一般常見的治療學派,包括:心理動力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個案中心治療…,它們的差別就是運用的心理學知識不同,心理動力治療最關注的是童年經驗對目前行為的影響,而認知行為治療則關心不同的人生信念或看待事物的觀點如何影響心情與行動。

通常心理師是依照來談者的問題本質、人格特質、或心理師專長…等因素,折衷考慮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來幫助你。


四、心理諮商是以「減輕痛苦情緒」或「獲得滿意人際關係」為改變的目標

來談的人都是抱有期待的,都希望心理諮商可以幫助他們,讓他們的痛苦可以減輕或消失,

最常見的痛苦情緒就是過高焦慮(恐慌、畏懼、強迫行為)與憂鬱(自我不滿意、生活提不起勁、出現自我傷害的念頭)。

事實上,許多痛苦情緒都與現有的人際關係無法滿足心理需要有關。

我們每一個人有許多「理所當然」的需要,如:被重視的需要、被肯定的需要、情感依賴的需要…等,無法單靠自己來獲得滿足,得經跟別人互動才能獲得,舉例而言,有了「長官」對你重要事情的交辦,你才會覺得被重視,一昧地自己稱讚自己,很難有踏實「被肯定」的感受,又如妳對家庭盡心盡力地付出,如果少了先生對妳的衷心感謝,難免心生失望,「被肯定」的需要也就要落空。

因此,如何獲致滿意的人際關係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是常見的心理諮商目標。


五、心理諮商是以「談話」為主要進行方式的計畫性協助程序

一般而言,心理諮商進行的方式是以「談話」的方式進行,這過程心理師與來談者透過相互交談的人際溝通,一齊來為改變做努力。

不過這種談話並不是缺乏目標的漫談,基本上心理諮商是需要有計畫的,心理師在專心傾聽的過程,同時也在做許多的重要判斷,思考接下來的處理步驟,形成治療計畫,所以心理諮商是相當有計畫性的協助程序,

由於人的個別差異度很大,所以每位來談者的治療計畫都不相同。

其實來談者在談話的過程中可以隨時主動向心理師詢問,心理師對問題的看法與治療的計畫,如此,不僅可以減少對「漫談」的焦慮,也可以讓雙方有更深入的溝通,這樣雙方合作起來便更有效率了!


人生難免會遇到困境,一時走不出來,你可以尋求協助的方法有很多,而心理諮商也是其中一個值得你好好考慮的選擇,在它被倚重的程度與日俱增的現況下,希望這篇文章的說明,可以讓你更了解心理諮商,幫助你決定是不是要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忙。

心園心理治療所二十年專業經驗

 陪伴你走上改變之路